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青白紅黑 陶瓷釉彩裡面有名堂

中國瓷器上的青釉彩是唯一一種貫穿整部中國陶瓷發展史的釉彩語言。
    青釉彩:從原始青瓷,越窯青瓷,到魏晉唐五代,主要均是青釉瓷。除了漢朝因燒窯問題出現了褐色釉彩,東晉開始成熟了黑釉瓷外,唐以前的其他窯口的瓷器幾乎都是施青釉的。如宋五大名窯中的宋汝窯、官窯、哥窯,以及弟窯又稱龍泉窯的瓷器均施青釉。元青釉主要延續前朝,明清景德鎮青釉彩是在模仿宋元青釉彩之後才令人耳目一新的。如粉青、豆青是模仿宋龍泉青釉的,東青是模仿宋哥窯青釉的,天藍釉是模仿傳說中的五代柴窯的,柴窯器特徵為:「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但僅是傳說,有專家認為後人可能把景德鎮的湖田窯影青瓷誤認為柴窯了。

  白釉彩:通常分兩種,一為無色透明釉;二為白色釉,筆者說的是後面一種。白釉瓷是中國瓷器繼青釉瓷之後的重要品種,標誌著瓷器發展進入一個新紀元。北魏遺址已出現白釉瓷器,魏晉時期白釉瓷已成為貴族禮品,隋唐是白釉瓷的鼎盛時期,白瓷是由邢窯產品揚名世界的。唐代出品白瓷還有一個德化窯,但缺乏窯物考證,通常認為宋朝才有德化窯,明朝是德化窯的極盛期,德化白釉又稱「象牙白」、「中國白」,到清朝衰弱。宋五大名窯中的定窯也出產白釉瓷,元朝宮廷有樞府窯白瓷,明永樂朝在景德鎮還出產一種甜白瓷,其他明清白瓷主要是仿宋定窯白瓷、明甜白瓷。

  青白釉彩:指宋景德鎮的「影青」瓷,它介於青釉與白瓷之間,青色極淺、近白,元朝產品粗糙,近代有仿。青白瓷傳世品極少,大多是出土器。

  黑釉彩:東晉已出現,宋建窯、宋吉州窯主要生產黑釉茶盞。明代除北方仍有少量燒造黑釉瓷外,其餘各地已衰弱。清康熙出現烏金釉黑釉瓷,清雍正仿古代黑釉器發展而燒出一種新品種,如茶葉末釉,茶葉末釉除景德鎮外,山東博山也有燒造。

  紅釉彩:宋鈞窯開始出現紫紅色釉質品,清雍正仿鈞窯器稱為鈞紅,因為紅釉中流淌著藍色、月白色或深紫色的釉,又稱窯變釉。此外歷代仿鈞窯器頗多,明名窯仿品稱馬鈞,宜興仿品稱宜鈞,清雍正還出現年均、爐均等。祭紅始於明宣德。郎紅始於康熙。缸豆紅最早為康熙御用產品。抹紅即樊紅出自明永樂,延伸發展後明嘉靖出現珊瑚紅。胭脂紅多為官窯產品出現於康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