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內畫鼻煙壺之四派

京派

當今內畫鼻煙壺四派均起源於北京,其中京派的歷史最為久遠。北京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內畫鼻煙壺的發祥地,百業興旺、人才鹹集,經濟文化的發達,蘊育出內畫鼻煙壺藝術有著必然性,內畫畫工們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地形成詩書畫印並茂的京派藝術風格。 京派內畫以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為代表,當今京派首屈一指的為劉守本先生。

魯派

魯派畫工雲集地在山東博山,魯派因著山東博山籍的內畫藝術師畢九榮在清光緒十六年(1890)從北京回到博山後發展起來。魯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夠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煙盒的內壁上作畫,然後,烘燒形成內畫鼻煙壺的瓷釉畫,即使盛水畫面也毫不受損。 魯派內畫的代表人物是畢九榮,當今的內畫藝術名家為李克昌先生。

冀派

冀派是當代的形成,雖然形成的較晚,然而,現在冀派內畫鼻煙壺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是最多的。冀派內畫的藝術特點是精皴細染、造型準確、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綜合表現手法摹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題材方面的創作上非常突出。冀派使用的內畫工具為王習三首創的金屬杆鉤筆。冀派內畫畫工雲集地為衡水,饒陽縣是衡水內畫鼻煙壺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 冀派的開山鼻祖為王習三先生。

粵派

粵派以豔麗的色彩和裝飾風格著稱於世,他也是一個年輕的派系。粵派在廣東汕頭。 代表人物為吳松齡。

鼻煙壺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結晶,16世紀以後,鼻煙傳入中國東北地區,那裏的遊牧民族無法在馬背上用煙筒吸煙,鼻煙正適合他們馬上吸聞,所以很快流行開來。為了使鼻煙壺堅固耐用,遊牧民族多用各種玉器、金屬、骨角材料來製作。鼻煙壺以其小巧玲瓏的獨特造型、種類繁多的選材用料、精美細緻的製作工藝,逐漸發展成為供人玩賞和顯示身份地位的藝術佳品。中國的鼻煙壺,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於一身,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是中外文化藝術有機融合的典型器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