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清代廣彩多艷麗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艷、金碧輝煌為特色,猶如萬縷金絲織白玉,又稱「織金彩瓷」。廣州彩瓷始於清康熙,成熟於清乾隆,300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外銷瓷的主要品類之一。

  19世紀初是廣彩瓷旺盛時期,有專營出口歐美的瓷莊、洋行,規模較大的有德興隆、五常、勝玉、義順隆等,俗稱金山莊;有經營東南亞出口的,如裕成祥瓷莊等。當時,廣彩瓷是手工作坊生產的,這類產品多為瓶、碗、碟之類,由洋行集中包裝運輸出口。

  清道光廣彩開窗人物雙鶴耳瓶(圖1),板沿口,長頸,雙鶴耳描金,豐肩漸下收,圈足稍外撇。胎質厚重,形體高大。頸中繪折枝花帶一周,分隔成兩組人物紋飾,肩部堆貼描金蟠螭4條,瓶身設大小八開光,內各繪人物故事,外飾折枝花、蝶、雜寶紋作襯托。此瓶多幅開光,採用黑彩、藍地描金繪畫主題開光邊框,使畫面佈局繁而不亂,主從清楚。

  清乾隆廣彩錦地開光人物紋敞口碗(圖2),深腹,圈足,胎白釉潤。口沿內繪龜貝紋帶和描金梅竹紋一周,碗心設三多紋,足部飾金彩花邊紋。全外壁錦地紋開大小光,內繪人物、小景,一面主題紋飾是會友相聚圖,另一面則是老人和小孩嬉戲圖,其中一老人頭戴清裝帽,身披皮草,與一位頭戴清裝帽、手執枴杖、腳穿皮靴的小孩在相互取樂。此碗豐滿的畫面色彩多為麻色,畫工精緻,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亭台樓閣、山石、人物既有西方陰陽透視之法,又能結合中國傳統皴染設色技藝,立體感較強。頗具乾隆早期廣彩外銷瓷的繪畫風格。  

  廣州彩瓷為了適應出口的需要,由清雅寫實走向裝飾性圖案化;由單幅開光、連續開光,走向多幅開光的圖案;由淡雅逐步走向金碧輝煌、色彩濃烈、構圖謹密的藝術風格,這在中國陶瓷中,另辟了一條新徑,有別於其他陶瓷。
  上世紀80年代初,廣彩迎來歷史上又一個輝煌,達到鼎盛時期。然而廣彩業自上世紀90年代初漸漸萎縮,如今只有一些廣彩藝人在為藝術堅持著,他們正在嘗試用現代的審美方式改良廣彩,把本地的草根藝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返回列表